你看起来很好吃?在这各类资讯爆炸的时代,如果说资讯是我们必需喂给用户的食物,那用户往往会是一群偏食厌食的宝宝,如何让他们乐意吞下这送到嘴边的食物呢?好吃!好吃当然受人喜欢,但真的好不好吃、有没有营养做为设计师的我们还真决定不了,不过”看起来很好吃”那便是我们的活儿了!
说说——信息的图形化设计
剥皮、挑刺、嚼碎。分行、标识、加重点。正如F型的阅读排版研究只是针对食物的食用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阅读需求”的用户的扫描性阅读,但对于偏食厌食的宝宝们来说并无多大的作用。所以除了哼小曲扮鬼脸外,我们必需对食物进行有效的包装和加工。
如果它激发了你的食欲,那我们就继续往下看吧。
煎、蒸、炒、炸正如食物加工的方法一样,大偏幅的文字同样也有着它几种可归属的逻辑关系。把握了这几种基本的逻辑关系,我们就可以添油加醋,使其看起来简单有趣充满食欲啦!
想想——并列型、对比型、流程型
一、并列型
并列组合型 ,它可以是有共同逻辑关系的不同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设计的表现上它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均衡的状态。而在这些内容的表现形式和结构上也是相对一致的。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几个图解进行分析。在日常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套用以下的几个图示来表达相近的逻辑关系。
这组并列关系图的五个元素,它们虽然没有具像的组合关系,但它们都有一个潜在的共同属性叫交通工具。这种由潜在的关联性让他们组成了形态结构一致的并列关系。在设计上并列的排布、相同的布局结构、统一风格的图标,将这种内在的共同属性关系表现出来。类似这种并列关系的如:苹果、梨、香蕉它们虽不组成什么,但它们同属于水果。冰箱、电脑、洗衣机虽不构成变形金刚但它们同属于家电或机器。我们可以用结构一致,但逻辑上并列不组合的方式来表现这类关系。
这个并列的逻辑图表达了三个内容,首先,它们是四个并列的元素,次其,四个元素组成了一个共同的合体,第三,这四个元素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这种逻辑形式是最常见的,比如一本书,它由几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有不同针对的内容;或者今天中午午餐,它由几道菜组成,每道菜更是什么食物,口味有何不同等等……当我们遇到类似的逻辑关系时,就可以套用上图的格局。
相对于上一张的并列组合形态,这张并列的组合则是具像的,它组成了世界地图。在不图的版图上标识着不同的特征符号,虽然特征符号各不相同,但地理位置之间以及它们的特征之间依然属于并列关系。这是在并列关系中将特征图形化并强化。如果特征进一步强化,并列的关系也会潜移默化成对比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接下来看到的这种关系。
二、对比型
对比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之间的比较,或者是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它是在并列关系的基础上强化特征,并通过数据或图形进行可视化的比对。它是并列关系的升级和特征强化。对比关系区别于并列关系的特征在于,它的对比表现高于它的并列表现。通常是需要经过对比得出某结论而存在。从简单的二者对比到多个元素之间的对比,从并列的单一数字呈现到数据化的图表,从横轴的图表到环形的图表,对比型的样式因为其不同的特征而拥有许多丰富的表现形态。下面我们结合图表来看一看。
两个数据的对比
这是一个简单的二者之间的数据对比,它强化了二者的数据差异,并通过颜色和面积来辅助表达二者的差异性。
多个同类数据的对比
这是一个图形化的数据对比图。在图表上既把并列的事物交待了,又把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形像的描述了。数字在这里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标名参数的同类数据对比
这组图表和上图也有类似的地方,它们都是通过图形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只是这张图标明了对比的时间参数。时间是以年为单位,油价方面表现了一个上涨的趋势,不过本图没有具体标明上涨的具体数值,仅体现了一种趋势。
同类数据的多层属性的对比
这是一张含有多重数据的图组,它包括四个并列的类别,每个大类别有一个总对比数,而每个大类中又有四个小分类的对比数据,它用四种颜色定义这四个类别,而这四个小类别的红黄绿蓝又可以分别独立形成四个分类,形成细分对比。这种多层次的属性对比层次清晰、视觉的节奏感也较强。
非同类数据的对比
这是一个多个事物之间的数据对比,它们可以是非同类事特,也可以是具有某一潜在关联属性的同类事物。统一风格的图标设计和统一节奏的图文结构为数据的对比打下了视觉基础。对比关系区别于并列关系的标准在于,它的数据和特征对比的表现高于它们之间并列表现。
单个数据的轴线图
单个事物的轴线变化趋势图,它根据横轴数值的递增而不断变化,可以直观看到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两个数据的轴线图
这是一个两个事物的对比数据图表,蓝色和黄色各代表了两个事物在相同环境下的不同数据表现。从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某个事物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也可以看到两个数据之间的变化关系。
多个数据的轴线图
这是一个多个事物的轴线数据图,通过颜色进行区别每个个体及它们在不同时刻的数据表现。较之前面两张图有了更加多重的元素。
环形对比数据图表
数据对比图表并不仅限于直线。这是一个圆形的数据图,它代表着逻辑上的并列和包含关系,并通过长度和数值表达它们之间的差异。
环形组合对比数据图表
这是在并列组合结构基础上的数据对比图,它含有三个基本内容,一,几个事物属于并列关系。二,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事物,是一个事物的几个并列分类。三,它们这几个并列事物之间有着数值的差异并明确标识这种差异的具体数字化比率。
三、流程型
流程也是在并列基础上的升级,它是指处于并列关系的两个或两以上的单位,它们之间具有前后的任务关系,共同拥有一个的目标和方向性并共同完一个完整行为,这种关系我们称之为流程关系。流程关系在商业运作、操作指导或是任务说明中也是很常见的。
两个任务的流程关系
最简单的流程就是从A到B,它们是并列的、组合的、又有先后顺序的关系。在流程型的逻辑表现中箭头的图示是最常被使用到的。
多个任务的流程关系
这是一个单向的渐进流程,在流程的表现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色彩来区分,并且通过比例来增强表现它们的量级的对比关系。这些都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只要在节奏上处理得当是可以不互相干扰的。
多个支线流程
流程并非都是直线型的,这是一个分流的流程图,它可以由一个事物分流向两个事物,也可以从两个事物再汇聚成一个事物。
循环流程
流程是可循环的,它可以从重复的无限的依照某个规律在几个事物之间循环持续的进行下去。正如我们的天气一样,海水蒸发变成云,云汇聚变成雨,雨又流向大海,海水继续蒸发……
本文由liyonghua原创或编辑,互联分享,尊重版权,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