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约两周的时间,利用业余时间在 Coursera 上上完了《Learning How to Learn》。这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的一门关于如何学习的网络公开课,集合了最新的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脑神经学等方面的知识,任何想学习一些东西的人都应该看看。其实我觉得即使不愿意学习什么东西的人也应该看看,至少可以指导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学习。
课程最后总结出了十种好的学习方式和十种坏的学习方式,值得我们结合自身好好琢磨琢磨。我们今天先来看看十种好的学习方式:
◆回顾 ◆
每读完一些内容后,要及时地回顾主要观点。记住,不要做大量标记,尤其是在回顾的时候如果没有出现这些观点,就坚决不做标记。回顾的时候可以选择散步或其它有别于你读到这些内容的场景。能在回顾的时候自行产生一个又一个的观点,是学习效果较好的表现。
回顾也可以理解为复习,但比复习范围更广一些。一般理解的复习,是正襟危坐冥思苦想,而回顾要随意得多,散步时、闲坐时、排队时等零散时间都可以用来回顾。以我的学习经验,回顾应该是效果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了。上学时常常在课间主动替值日生擦黑板,就是为了能在这个过程里让自己再看一遍板书,好好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东西,自觉效果非常好。
这里提出了 “没有成功回顾就坚决不做标记” 的思路,和我们常规做法不一样。我们习惯是把 “需要记忆” 的东西标记,而这里提出的是只标记自己真正掌握了的东西。具体怎么实施因人而异,我现在正在逐步把自己的记忆内容转移到 Anki 上,可以避免这个矛盾。
我们的记忆很依赖于情景记忆,比如在图书馆看过的东西,在同样的场景下更容易激活,而换个场景就很可能想不起来。所以我们在回顾的时候,或者再次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变场景来避免这种情况,使其真正内化到自己的大脑中。
最后一条能在回顾的时候自行产生一个又一个的观点的要求,属于实践和创造类,是我们所有学习的终极目的。以前我总想着大脑不应该记忆太多东西,应该把需要记忆的东西放在外部存储上,比如硬盘或云端,需要时检索,而把大脑留给更具创意的事情上。现在终于意识到,所有的知识无非是神经突触的生长,只有在大量的知识密度下,才有可能使突触生长更好,更可能彼此激发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思考力。
新的思考是需要基于现有记忆的基础上的,这是外部存储无法给予的。记在大脑里的知识就像在内存里,使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放在硬盘上的话调用起来就会困难很多,甚至会忘了有过这方面的信息 —— 这算是信息时代信息过载的一个大问题罢。
了解这个是多么大的一个解脱。从此再不抗拒死记硬背 —— 记忆应该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啊。
◆测试自己 ◆
在任何事情、任何时间,测试自己,比如多用卡片就不错。
我们总在抨击 “考试” 这一制度。但反过来想想,除了考试,貌似也没有一个更好的对于学习技能的评估体系。都有过本来以为掌握了,实际一操作却发现完全不会,这就是测试的作用,真真实实地检测到底有没有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
测试离不开试题,但我们已经脱离了校园,所以很难有设计良好的试题供我们选用。作为科技教的信徒,我选用电子卡片,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 Anki。把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东西输入到 Anki 里,然后每天跟着 Anki 的进度测试自己,效果颇赞。所以我的 Anki 库里没有导入任何一个现成的 Deck,所有的东西都是感觉自己已经理解和记住的,把 Anki 建成一个自己知识体系的记忆工具及测试库。
关于 Anki 的深入介绍,知乎上有个专栏内容非常详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但我不建议一开始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个工具上,工具是为目的服务,最好是可以先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再逐渐了解其更高阶的用法。
◆知识组块化 ◆
就像单独的一个点的思想没什么价值一样,单独一个点的知识价值也不太大。现实世界的事情很难只需要一个点的知识就能搞定的,而且单点的知识也会使我们的认知负荷。之前以为人的工作记忆能有 7 个,现在更新为 4 个,也即人的工作记忆通常最多能支持 4 件事情同步。
把知识组块化,一方面可以方便调用,在需要提取的时候只需要提取一次,而不用从很多地方零散地提取;另一方面使用效率也会更高,更容易激发出新的想法。
所以,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应该努力把所学的东西组块化,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一个的点。事实上,任何一门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都是组块化的。比如开车,新手开车可能手忙脚乱地想着要刹车、换挡、后视镜、转弯等,而老司机则可以把一切自动化,就因为已经把开车这一系列动作形成了一个组块。再比如我们编程的时候,新手可能需要挨个思考变量、流程、函数,老鸟只需大致思考一下就可以知道怎么下手,就是相关知识已经形成组块了。
◆间隔练习 ◆
这个结论对我其实挺颠覆的。我个人属于喜欢长期作战型,对任何一个课题都不愿意大量突击,而愿意分解成小块后采用蚂蚁搬家的战术慢慢消灭。所以每看到有人短时间高强度把事情搞定,总是很羡慕,同时想着这么短时间里知识之间的联系应该更紧密,掌握得也应该更扎实吧。谁料根据本结论,学习就应该是有间隔的。
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在特定科目上它能处理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短时间大量地输入会超过大脑认知水平,就算当时记住了,也会遗忘得更快,因为大脑没有能力把超过其负荷的新知识消化并转移到长期记忆库里。
所以更好的策略应该是把这些内容分摊到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每天都学习一些。而且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体系的前后呼应,也会让自己不断地复习到前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著名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的核心就是用间隔复习对抗遗忘。
◆在练习中选择不同的解答技巧 ◆
永远不要在一个问题上用一种解决方法练习太长时间 —— 过段时间后你不过是在模仿之前的某种方法,其边界收益会越来越小。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尝试不同的问题,这会更好地教会你如何解题,以及何时运用这种技巧。书本一般不会这样设计,所以这事儿得你自己搞定。
每次作业或测试后,一定要认真地看看那些做错的地方,确保自己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以及正确的应该怎么做,然后重做之。
想要更高效地学习,你最好手写卡片,正面写问题,反面写答案 —— 注意,不是打字,手写比打字会建造更坚实的记忆。要是想在软件里面用的话,可以把手写的东西拍个照。
还有一个好办法,是随机翻到书本某页,挑一个问题,在还没有热身的状态下答题,或者随机挑选不同类型的问题做测试。总的来说就是不热身直接上,这时候能搞定就说明你丫的是真的掌握了 —— 健过身的人都知道这样的练习有多痛苦,也知道能搞定这种练习的人有多彪悍!
◆恰当的休息 ◆
大脑在学习和思考时有两种模式,专注模式(Focused mode)和发散模式(Diffuse mode)。简单理解的话,可以把专注模式理解为有意识学习,发散模式理解为无意识学习。
专注模式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学习,刻意地去掌握一些技能;发散模式则是在放松的状态下,大脑在后台无意识地对各种信息进行消化重组的过程。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吧,冥思苦想得不到答案,出去散步的过程中却可能豁然开朗,就是大脑在发散模式下的运算结果。
所以,如果有什么问题暂时解决不了,或者很烧脑地学习了一些新的概念,不妨停下来休息休息,既恢复了精力,又能给大脑充足的时间利用另外一块运算能力极强的部分工作。至于休息的方法,可以是散散步,和朋友聊聊天,而我最推崇的则是运动,跑步、健身、游泳都可以,既能放松大脑又能强身健体,一举两得。
这个技巧和第 4 点提到的间隔练习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间隔练习本意一来是给大脑充分的时间去消化信息,二来会在间隔的过程中充分回顾,把需要掌握的东西更好地固化到大脑的长期记忆库里。
我们也可以从这里推出另一个比较实用的技巧,即把需要掌握的技能分解成很多小块来学习。一来分解成的块虽然小,却也是一组 Chunk,符合第 3 条 Chunk Your Problems 的原则;二来分成小块掌握难度会降低很多,待把各个小块基本掌握后再拼接起来比打一开始就全面掌握一个很大的知识块要容易多了;三来小块更容易在休息的时候回顾,进一步加深对其的掌握。
◆用解释的方法和简单类比 ◆
当学习一个新技巧的时候,尤其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新技巧时,不妨想想,如果给一个完全没有相关背景经验的人解释这个概念,能怎么解释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地进行深入地挖掘,从底层把这个概念理解清楚,否则是无法给人解释明白的。
这和费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比较一样。费曼在自传《别逗了,费曼先生》里写到过,他曾纠结于某篇艰深的研究论文。他的方法是仔细审阅这篇论文的辅助材料,直到他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基础,足以理解其中的艰深想法为止。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对一些复杂的概念采用分而化之的方法解释里面的各个基础概念。虽然可能会重复解释某些已经弄懂的知识点,但你最终会到达一个临界点,无法再解释清楚,那里正是你需要填补的知识缺口。而填补这个缺口的过程,诸如查课本、问老师、或到互联网搜寻答案就是弥补自己知识漏洞的最好方法。一旦漏洞被弥补,自己可以从最底层一步步解释清楚这个概念,也就彻底掌握了这个概念。
这种解释的方法,和笑来老师强调的 “教是最好的学” 一脉相承。同时练习解释的方法时,不要仅停留在想的层面,不妨说出来或写下来。想的同时说,说的时候也会听,等于同一时间完成了三次输入,学习效率自然比单纯地想要高很多。而写下来一方面可以理清自己思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日后回顾,一举两得。所以,笑来老师曾说写作是每个人最应该掌握的最基础的技能,诚不我欺。
这条里面还专门提到,在尝试解释概念的时候,类比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武器。笑来老师在写作课里面也讲到过,类比是从未知到已知过程中最好的方法之一。我们利用太阳系的概念理解了原子的概念,通过水压理解了电压,都是用的类比的方法。七年社群所谓升级自己操作系统,也是将大脑和电脑进行的类比。
但一个好的、精妙的类比不是很容易获得,需要深刻地理解被类比双方的相似处及不同处,这在初接触一个概念的时候往往是很困难的。好在我们有万能的互联网,有需要的时候不妨尝试上网搜一下前人的经验,直接拿来主义。
◆专注 ◆
学习的时候保持高度专注。我们生活的时代碎片化越来越严重,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的思考流于肤浅,难以深入;而任何一门动脑的技能无不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探究其原理,理解其意义,明了相关概念的联系、差异等,从而真正习得掌握。所以碎片化是学习的大敌,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保持专注。用李大钊的话说,就是玩就玩得痛快,要学就学得踏实。
但保持专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已经被造就地对变化极其敏感,从而避免被各种猛兽当成点心。所以在一个充满了喧嚣和诱惑的环境中想要靠意志力来让自己保持专注通常会导致失败。所以一方面可以通过努力锻炼提高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想办法改造环境入手,给自己打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我每天早上大约 5 点就起床,然后驱车去办公室,一来省去了堵车的时间,二来这个时间整个办公室都是我自己的,可以完全无干扰地学习一个早上,效率奇高。《The Leadership Pipeline》、《Principle》都是在这段时间读完的,Coursera 的《Learning How to Learn》也是在这段时间学完,目前又开始在这段时间学习《HTML, CSS, and Javascript for Web Developers》。没有这种环境来保持专注,学习难度会增大很多。
◆从最难的地方开始 ◆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是人精力最充沛,也是最具干劲的时候,所以应该努力把晨间时间效用最大化。有人提倡要事为先,早上着手做当天最重要的事情;有人提倡难事为先,利用早上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把困难的事情搞定。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任何一个若能真正贯彻执行下去都会有不菲的收获,所以倒也不用纠结到底是要事第一还是难事第一。或者也可以更灵活一些,时间紧的时候就难事第一,避免因为这个结点造成后面的拖延;时间宽裕的时候就要事第一,避免把时间都浪费在琐碎里。
而对于每一个平凡的我们,难的不是选择到底是做要事还是难事,而是如何长期有效地利用早上这段黄金时间。都市白领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晚睡症,一睁眼已经是早上 7 点了,堵车堵得能赶点按时上班就已经很不错了。到单位后却迟迟难以进入状态,刷刷微博,浏览浏览网页,和身边同事聊聊天,一回头半个上午都过去了。要事也好难事也罢,什么都没开展。
所以与其纠结到底做什么,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调整自己的作息,如何屏蔽干扰,如何尽快进入状态,充分利用这段黄金时间。
我在初期也很受困于这种状态。近两年开始五点起床,六点左右到单位学习,自觉受益颇大;以前上班时间到了之后也会受困于同事聊天,后来就干脆带上耳机对任何人都不予回应,渐渐也就没人在这个时间来打扰。虽然在别人看来显得怪异且不通人情,但也不打算迁就。时间是宝贵的,成长是自己的,浪费时间属于慢性自杀,浪费早上的黄金时间等于快性自杀。
◆创造愿景 ◆
想象一下自己现在的状况,然后对比一下学习会把自己带到的理想状况的景象。在自己的工作区放一张梦想中的图片,或一些能激励自己的话语,每当自己动力不足的时候,就用它们来激励自己。
一时的兴起非常容易,但雄心壮志常常容易湮灭在烟火红尘。都说不忘初心,道理是简单,但还需要一些更实际的策略去保证。传奇学习者 Steve Pavlina 在《Do it Now》里面写自己如何只用三个学期完成其他人通常花费四个学年才能完成的课程时写过,他很早就意识到每天必须有意识地增强自己的积极性,于是一直把随身听带在身边(那时候还没有 MP3)。在起床洗漱的时候、早晨慢跑的时候、上课的路上都会听那些时间管理和自我激励的磁带,时时刻刻注意保持自己的激情。
我把我的电脑桌面设成了阿姆斯特丹运河,因为当时着实被她的美震撼到了。我希望有生之年可以有机会再游欧洲,便时时用她的照片来激励自己努力生活。
以上就是《Learning How to Learn》中总结出来的十种好的学习方式,供大家参考。相信不少同学已经在使用其中的几种方式进行学习,这是好事。不过不知道我们明天要总结的十种不好的学习方式,又会说中你几条。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