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 经纬中国邵亦波:创业者该找VC拿多少钱?
“怕老婆的好老公,不错的爸爸。经纬创投易趣,安居客,宝宝树,诺凡麦医药,兴辉陶瓷。网球,旅游,好吃。”这是邵亦波先生在微博上的自我简介,看得出如今这位顶级的投资人将家庭与事业平衡的很不错。
犹记得当年念书的时候,因为对商业很感兴趣,所以就很留意当时那些商业巨子的动向,邵亦波先生就是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从看过对邵亦波先生的一篇采访,此后就对他崇拜的不行,那时我极力通过各类渠道及时跟进邵亦波先生相关的动态、言论。后来随着邵亦波先生卖掉易趣隐退禅修后,他也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淡出了我的视线。直到最近看到圈内的朋友反复提及他,于是一下子就旧情复燃了,急忙去找邵亦波先生现在的、过去的精彩内容。
就这样投投发现了躺在他博客里的39篇文章,这些内容记录的都是他在2009年的一些所思所想。当我仔细阅读,完全被他独特的幽默、朴实而有力的言语所深深吸引,于是今天便精选出了六篇好玩又很有价值的短文与你共飨!
01| 06
姓名:邵亦波
绰号:大头神童(请记者朋友们炒作的)、宝贝(老婆高兴时) 、邵亦波!(老婆生气时)
个人经历:
1973年生于上海。建襄小学。华东师大二附中。拿了好多全国数学比赛一等奖。1991以全额奖学金跳级进入哈佛大学 ,号称是中国解放后第一个。(应该是真的,虽然当年有另外一个同学跟我一起去)
波士顿咨询集团(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高盛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其实只是summer associate晃了一圈)。哈佛商学院(第一年成绩优异,第二年大幅下滑,但获得了老婆的芳心)。
1999年回国创建易趣网。哈佛同学谭海音暑假回国加入(没有她我单枪匹马才干不起来呢)。2002成为中国最大电子商务网站(不算b-to-b)。2003年如日中天,eBay 高价收购(现在看是不是卖便宜了?谁知道)。
2003年底由于家庭原因(真的)搬去美国。遥观易趣。焦急,生气,伤感,心痛。老婆也心痛,骂道,“公司已经卖了,你吃饱了撑得”? 我摸摸鼻子,继续给女儿换尿布。
2006年中,与Mark Lotter 和肖耿民一起创建NovaMed。
2006年底,与王怀南一起创建BabyTree。
2007年初,加入美国Matrix Partners,兼职,成为合伙人。
2007年中,投资一网络公司(秘密),并成为董事长。
2008年初,成立经纬中国(Matrix Partners China),成为管理合伙人。
题:About Me
记于2009-08-17 14:50
02| 06
“该找VC拿多少钱?”这是创业者最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
我最常听到的回答(如果我反问):“不知道”;或“我感觉公司值xx百万美元,那我就拿xx/y百万美元吧。”y=2,3,4,或5。
于是我就会马上问下一个问题:你觉得现在公司最大的风险或不确定因素是什么?什么时候你觉得这个风险或不确定因素会有一个台阶式的变化?换句话说,公司的下一个里程碑是什么?这个里程碑有时是「产品变化」,或「用户数曲线良好」,或「第一个付费用户」等等。
接着我还会问:要达到下一个里程碑,你觉得需要多少钱?做一个尽可能详细的budget(不是给VC看的,是给自己用的),把所有的花费预测一下。
最后我才会告诉他,你需要把上一个问题的答案乘以1.5到2倍,这就是你要融钱的额度。太多,会造成创业者股份不必要的稀释(里程碑后公司股价会有很大的上浮)。 太少,达不到里程碑,下一轮融资会有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1.5-2倍?因为我从来没用碰到一个创业者高估他需要的钱:-)。每个人都低估。(包括我自己在内)。再加上要留下下一轮融资的时间(3-6个月)。
如果计算出的数字太低,少于公司价值的五分之一怎么办?回答:恭喜, 您的商业模式看来用钱很省。我会建议你多融点,因为你的时间宝贵,既然融了就多拿点。融一次资,脱一层皮。
如果计算出的数字太高,多于公司价值怎么办?回答:你这样会失去公司的控制权。有没有可能找到近一点的里程碑?找不到的话,有点惨。
题:该找VC拿多少钱?
记于2009-08-17 15:05
03| 06
我发现跟我打交道的美国顶级的企业家都想见我的老婆。
请您停止您的邪念。Meg Whitman或John Doerr不是因为知道我怕老婆,更不是因为我老婆的美貌。而是他们知道,老婆对老公的影响是很大的。大多数家庭里,大的决定,不管是生活还是生意上的,都是夫妻一起做的。第二,老公是什么样的人,可以从老婆身上看出。
中国人谈起「贤内助」,脑海里就浮出一幅画面:妻子在家里任劳任怨烧饭擦地板,先生在外打拼。在我们家,任劳任怨烧饭擦地板,不是我老婆做的。(请不要问是谁做的)。但我老婆绝对是贤内助。我写的重要email她帮我看。我得意忘记自我了,她会让我知道我的真正地位。老婆有第三者的客观,对老公的绝对忠心,又是世界上对老公的情况最了解的人。哪里来找更好的帮手和咨询?
请不要把您的最重要的帮手浪费了!
发誓,这些写的不是要拍老婆的马屁。
最近我没犯什么错误。
接下来再转入正体。
有关老婆这个话题,其实可以引申出很多与企业管理与投资有关的题目。
3个月以前,我对一个创业者的项目犹豫不决。飞去他家见了他的太太。他的太太是一个很好的人,极其善良,但是不说什么话,看得出什么都是听老公的。结婚20年,夫妻感情很好。那一次见面,帮助我得到了几个结论:我确认他是一个好人,因为一个正直的太太是不会与一个不正直的先生在一起很久的。二、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不一定很想听别人意见,希望别人照做就是了。最后,就是因为这第二点我没有选择投这个创业者。
当然,这些结论不是单靠见他的太太得出的。我对第二点本来就有很大的担心。但他的太太是一个很有用的数据点。如果他的太太不但正直善良,而且性格与他互补、说话有用的话,我的决定就有可能是相反的。
很多人说,创业团队很重要。那么一个创业者吸引和选择这个团队的能力就最重要。人生最重要的「吸引和选择」就是和谁度过大半辈子,而这也是可以反应出创业者个人能力的高低。
题:老婆
记于2009-08-17 15:07
04| 06
这几天再翻翻Jack Welsh和她新老婆写的书《Winning》。里面谈到了招人。原来以为他说的大公司招人会与我说的创业公司很不一样,结果看了后有蛮多的赞同感。记得当初和海音在大学演讲时听众问的最多的就是“我们找怎么样的人”。这里再把旧饭加上新菜来炒炒吧。
1. integrity (正直);没什么好说的。必要条件。如果应征人从前的老板说人品有问题的话 - sayonara。可能并不一定公平,但是危险太大了。找了一个不正直的人进公司,影响远远不止是他这人的工作。一个烂苹果会烂一筐。(guide your reputation with your life!用你的生命来指引你的声誉)。
2. responsibility(责任感);单单正直不够。这个人对每份工作和项目是不是都尽最大的努力?失败不要紧,我最恨的是不尽力。必要条件。
3. intelligence(智慧);我情愿选择一个聪明有潜力的,而不是一个有技能但没有潜力的。我原来以为这是创业型企业特殊的要求,却发现Welsh是同感。
4. execution(执行力);业绩怎么样?有没有在同一个公司被连连promote(提拔)的经历(而不是靠跳槽来升级)?
以下是可选条件:
1. energy(活力);对任何和人打交道的部门(比如说市场部)和职位(所有管理人员)相对重要,对程序员则相对不重要。
2. passion(热情);他谈到从前的工作,项目是不是会有点激动?眼睛是不是会发光?他是不是对面试的这份工作有好奇心?
3. culture(文化):跟公司的文化和不和谐?别的员工喜不喜欢他?
您同意不同意?
最有用的问题:“你为什么选择/离开上一个工作”?以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以上所有的点。
题:招什么样的人?
记于2009-08-17 15:10
05| 06
很多人问,你说了一大堆招人的标准,如果我碰到有个人符合这所有的标准的话,我是一定请进来的。可是找不到到合适的人怎么办?不招吗?等着吗?还是先招个不称心的人再说?
这个问题可能是创业者的第二大头痛(第 一大头痛是找钱)。我整理了一下,在国外的创业者里有几个理论。
第一,宁可错杀一千,不要误招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是《No False Positive》。这篇文章说,招进一个错的人,对公司的影响远远超过没人做这个事情的坏处,所以情愿望眼欲穿, 而不是苦苦等离婚,还要分一半家产给人家。
第二个理论,叫快进快出「Hire fast,fire fast」。这基于你是很难在面试中真正看出一个人的好坏,如果你的面试标准太高,又或是此人的面试技巧不好、可能他有真材实料却只能被你拒之门外。即使你做了很完善的背景调查,(但单单靠他提供的名字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直接去找它的其他老板同事和合作伙伴,这以后会具体谈, 包括面试技巧等等)。很多时候开始工作以后,才知道这个人的真材实料。所以呢,创业时应该快快的把人请进来,不适合就快快请走!
第三个理论,叫找最好的全能运动员「Best Available Athlete」。这个想法是,创业时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人,随着商业模式的变化与发展, 需要人的技能也会很快的改变,所以找的到最适合的人就是最好的,当然找不到也不要紧,能找到一个什么都会做一点, 可是都不精,但是学习能力强,又有热情活力的人也不错!
看到这里,请大家先停一下,想一想你觉得哪个理论最对?
想~
抓抓耳朵~
搔搔头~
亲亲老婆~
搂搂女儿~
想~
好了。 我觉得这三个观点都有它对的一面,但是只在一些情况下适用。
第一个理论,宁可错杀一千,不要误招一个:我很同意如果一个人的品行是达不到要求的话, 我宁愿没有人,也不要他。从面试者来说,我的建议是真的要对自己的名声很小心,这个世界(圈子)是极小的,做了错事,恶名声会跟你一辈子。
而且很多时候关于品行上的事情,未来的老板根本不会来给你对质,只要一听到就给你打个大叉叉,然后用另一个理由拒绝你。 品行不佳的例子:在某公司全职工作时,还在外面偷偷开公司;在市场部做主任时,把一份单子交给他小姨子的广告公司做;能力不错,但是特别喜欢在公司里搞小集团, 是公司政治的大玩家。
如果某些人的技能不到位,譬如说以前没有做过这职位,只要是愿意学习的人, 我都觉得可以考虑。在中国尤其是这样,因为中国好的管理人员实在太少了,如果标准太高的话, 可能会很久都找不到人。所以第一个理论,除非是品行问题,不然我不同意!
第二个快进快出,我也不很同意,因为对请进来的人不公平. 很多人是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携家带眷过来的.如果是男人的话,还可能带了一屁股债:-)。 第二个原因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没有充足的理由请人走的话,会让人心惶惶,对公司文化也不好,且法律上会有一串的麻烦事。
所以第二个理论我不同意,除了一些流动性本来就很高的行业或部门,或有一些具体客观的衡量标准的职位,例如销售。定好目标,达不到就请走! 这样对公司文化的影响比较少,而且对方会比较有心理准备。
第三个全能运动员,我是最同意的. 我觉得学习能力很重要. 做易趣的时候,市场部一开始是做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一年以后注重的是跟门户网站的合作,最后是跟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我们市场部的中坚是一群有创造力,但是又对数字很敏感,分析能力很强的年轻人。
他们不一定做过可口可乐的品牌总监,也不一定是李奥贝纳的副总裁, 可是他们的学习能力都很强,很聪明,这就够了。现在他们在Google百度效力了:—)。 有个人现在在做销售总监,虽然他在易趣做了四年的市场,果真是全能!前途不可限量!我对第三个观点最认同,除了有些职位从第一天就需要丰富的经验以外,像技术, 像Chief Architect。
同意吗? 请发言!
题:招不到称心的人怎么办?
记于2009-08-17 15:12
06| 06
1991 年前的那个春天,我收到一封信。信来自哈佛,打开来,第一句话是:“It is my pleasure to inform you…”(我们很高兴地通知您…)- 啊…我进哈佛了,而且得到了全额奖学金!每年二万五美金,四年十万美金,包括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
我家里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当时每个月收入只有几百元。我爸爸自己说「背猪猡」教补习课,也只不过多了几百元而已。没有了这个全额奖学金,我这个来自上海的孩子是不可能上哈佛的。
没有了这个全额奖学金,我也不会成为今天的我。
从1991年起至今,哈佛本科每年给中国学生二到三个全额奖学金,后来别的本科名校纷纷效仿,我想今年或许有上百个中国学生能够靠奖学金去国外上优秀的本科。
回想我在哈佛的生涯,对我人生影响深刻的,记得不是课堂里的东西,甚至不是老师,而是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用投币电话、第一次在美国杂货店买信封、第一次在课堂上用英语发言、第一次与一个教授争分数、第一次碰到我的好朋友与养父Uncle John、第一次与他一起骑自行车去加州。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我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一次次的第一步。
就像BabyTree的CTO Jonathan所说人生(我甚至认为who we are,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不外乎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回忆构建而成的。
题:我和哈佛
记于2009-08-18 09:27
·END·
本文由liyonghua原创或编辑,互联分享,尊重版权,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