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很好的一个回答,原文链接: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819007,摘录学习。
“要是我早点知道游泳可以长高,我就不会这么矮了啊”
“要是我早点知道比特币这个东西,我现在就是大富翁了啊”
“要是我早点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现在就不会混这样了啊”
好在,我现在意识到了自己有很多不足,希望可以早点明白一些道理好让自己不再为当初的无知而后悔不已
那么,万能的知友啊,恳请你们分享一下,那些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道理
4093 个回答
我的成长经历,如果刨去在学校里因为纪律不好、早恋、翘课、打架、打球摔断腿这些十年以后都没所谓的事情,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中国学生成长经历。进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中考区排名前10,高考分数也足以排入第一梯队。之后我从复旦辍学出国,去的也都是北美最好的大学。
走在这条路上的我,直到大学的时候,都一直认为社会的金字塔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筛选形成的。的确,至少从一个校园里的学生的角度来看,中考的失败者们,高考的失败者们,出国留学去了一个不那么知名的大学的留学生们,相比于人大附、清华、哈佛的同龄人,他们被排除在了某一种可能性之外。这种残酷的独木桥就是多少年来鞭策我们每一个人时刻不敢松懈的原因。
毕业以后,起初,父母是达官显贵的去接手家族生意,哈佛毕业的去Top tier投行,清华北大毕业的去知名券商,三本毕业的小学同学去某个不知名的公司领一个月三五千的薪水,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符合设定的。
紧接着过几年,事情慢慢就有点奇怪了。一些在校时候成绩非常优秀的、毕业以后也顺应着期望去投行拼死拼活的,慢慢的受不了了,离开这个行业,去做其他压力小一些的行业,在美国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一些教育背景一般般,但是上学的时候就特别“折腾”的同学,回国创业,现在已经小有所成;一些接收父母生意的,干不下去,最后公司卖掉的也有,倒闭的也有;也有一些毫无背景的,工作之余勤勤恳恳的爱好着自己的写作,现在成了小有名气的作者。
在一个经济自由度越来越高,具象的门槛对一个人的发展束缚越来越小的社会,到底什么事情决定了你要走的路呢?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一些学生时代看起来特别优秀的人,后来成了特别平凡的人,而又让那时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些人,后来做出了一些似乎超越了他水平的事情。我想这样东西在今天和在两千年前是没有区别的。那就是你的渴望。
我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在这里不是要judge任何人的生活选择。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平淡生活也好,激烈拼搏也好,只要最终你获得了你想要的,所有的生活都值得被祝福。但是我最终明白的是,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筛选”都只是一种形式,别被这些一时的标准迷惑。定义你最终归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欲望综合的那个真实的你。因为即使你毕业的时候成绩优异获得了一份高薪高压的工作,如果你是个不那么野心勃勃的人,那么你早晚会被压力逼迫离开这份工作;即使你学的是理工干的是码农,如果你最热爱的是写作,那么早晚有一天,你会用你的闲暇时间因为热爱而驱动自己创作。也许你在工作中得到的是薪水,但你的人生在你的写作里。
大多数人应该都会相信,李白如果做了官,他还是会有一天脱靴骂高力士,他还是会有一天浪荡江湖。为什么?因为他那么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是不可能因为一纸封诰就杀死自己心里澎湃的诗情画意的。
所以,再后来,当我每年遇到那些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应届生的时候,我总是像无数前辈们一样,喜欢问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做金融?你喜欢金融的哪个细分?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细分?这个行业你认为会带给你什么?
我也一次又一次的听到下面的这些答案:“金融很刺激,能够改变世界”、“金融需要数学头脑,我数学学得很好”、“金融挣钱多,是很体面的工作”、“我喜欢M&A,一种直觉”等等。
当然也会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娓娓道来,告诉我他们对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告诉我什么事情表明了他们基因中的东西适合这个行业。
第一种人让我哭笑不得,而第二种人,哪怕他们的答案不那么全面和正确,哪怕他们的答案里有一些矫揉造作,我依然认为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渴望要远比第一类人强得多,他们可能会在这个行业里生存的更好。因为当你发现这个行业的本质和电影里决定世界的刺激感与高大上毫无关系的时候,还要有一种别的东西让你愿意去从事这份工作。因为不管金融行业可以给你提供多高的薪水,我相信早晚都有那么一刻,你会发现钱的Marginal Utility不如每天下班陪你老婆吃一顿幸福的晚餐、不如一年可以有五个月去周游世界、不如去写一个程序、不如写一篇小说。把一件事做到8分好也许是因为钱,但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一定和钱没关系。
另一件想起的事情,是在北美的那些年里,有几年夏天住在温哥华。有一个夏日的晚上,我坐在
自家院子门口,看着才六七岁的外甥和外甥女儿在门口的车道上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追跑打闹。夕阳落下来,整个天边都是红色的,夏天的温哥华一点都不热,落日余晖晒在我身上,暖暖的。那一瞬间,温哥华那种闲散的生活仿佛积累在一起突然拍打在我的心上。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老年人,每天在这个有雪山有大海的地方,每天遛狗、做饭、和朋友打打牌、陪陪小朋友。
我想很多住在海外移民城市的人都有过相似的感觉。温哥华、墨尔本、Orange County,这些地方就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养老院,整个城市与世无争的安坐在那里,和北京上海纽约这种分秒必争的地方形成最鲜明的对比。我也猜想很多中国人奋斗了一辈子就就是希望自己从中国这个压迫感过剩的社会里逃出来。但是在那个晚霞美如画的夏日傍晚,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要逃出来。我才不到25岁,我要离开这个地方,我还想滚滚红尘,我还想做一些什么事情,我还想怎么样都好,但是我不想静止。
我拿到job offer回国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不见得是一个多么好的选择,但是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迈出这一步,我才知道接下来一个新的我想要什么,而不是在旧的我身体里活活困死。
回到问题上。我想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回首自己在学校里的日子,甚至是迈入社会的日子,最应该遗憾没有一开始就被告知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认识自己。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我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最大的缺失。残酷的社会压力逼迫我们通过复制所谓的成功道路来获取社会资源,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内在动能才是决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
这些东西最终会决定你愿意为什么奋斗,最终会决定你对一份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最终会决定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是舒服的,最终会决定你人生的意义。
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复杂,不见得立刻就有答案,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是不断变化的,这些问题需要你以自己和世界的样子互为对照,去不断地追问,又不断地在追问后塑造。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反复,你会不认识自己,也会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
世俗的选择永远都会给努力的人以入口,也永远都会给想离开的人以出口,只是你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那么认识自己这件事情,恐怕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越早,你就可以以越小的代价去选择你是应当离开,还是应当留下。
以上。
努力不应该是某种需要被时常觉知的东西,意志力是短期内会用完的精神能量。
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当坚持不再成为需要被言说的事实或是需要被排练的步骤时,它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挂在生活之上的负担。
最长久的陪伴不费心力。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个人,真的想在他身边一辈子,就不会说有多么爱他,而是觉得“每天能和他在一起,就很好。”
太用力的爱不仅让自己累,也让身边的人累。
朴素的道理,更经得起推敲。
因为用力会不自觉地提高你的预期。不要像个孩子一样向这个世界索取回报,自我的用力感觉、委屈,不能成为你的筹码。
太用力的人更容易产生期望落差,更不愿接受自己找错了方向的事实。“努力没有回报”本身,就是非常让人绝望的事情。轻装上阵的人,回旋的余地更大。
人越用力,就会越想要得到及时的良好刺激。越用力的人对于正刺激的需求就越高,越不能忍受暂时的负反馈。
真正的坚持归于平静,靠的是温和的发力,而不是时时刻刻的刺激。
太用力的人增加了执行的功耗。纠结、选择恐惧,是太用力的副产品。只管去做,就是在意识与行动之间尽可能地减少冲突带来的心力损耗。
执行阶段最大的敌人,是纠结,是埋怨,是后悔,是内心的冲突——太用力,就是心理额外动作太多。
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用力过猛,以保持自己对困难的钝感和不顺的接受程度。
短期的过度用力极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挫伤。哪怕你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也要保证基本的休息和放松,不要纵容自己消耗健康来填补对努力的需求。
到最后你会发现:尽管你从不认为自己真的拼命过,但是正因为你走得足够远,每个人都会认为你是多么地努力。
用力的人心里瞎折腾,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往往觉得“这就很好”。
正如评论下面说的那样 @datong li
"一直努力就很好"
(完)
————————
后记:(很长很随意,也很放松)
“用力”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很唯心,有点玄学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味道。
和我们的直觉相违背的是,如果你时常觉得自己在一件事上很努力,很可能显示你对所做之事的出神,用力感,很可能表明你并不喜欢所做之事,或者所做之事给你带来了很多不舒服的感觉,大脑在呼喊救命想要寻求更多的正刺激。
身体说:“我撑不住了,快自我刺激一下!”
这可能是一种信号,意味着如果你此时不能合理地把所做之事的功耗降下来,长期下来你是坚持不下去的。
虽然,在自我激励方面,我们仍然所知甚少。
不过这和经验是相符合的:那些真正学习好的人,往往不觉得自己有多努力,或者说,真正坚持下来的人,靠的是习惯,是一种不被知觉的温和的努力,而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靠什么外部的、内部的有意识的激励。
心理学家发现,正反馈并不是长期有效的方式,因为容易产生依赖,一旦刺激源消失,特定的环境消失,被实验者就会退回到原来的地步。
也就是说,自我激励在暂时越过不舒适区的过程有效的,但不是长期的策略。激励就好比吗啡,可以帮你度过手术台的暂时难关,却无法让你一辈子都沉浸在无痛中。
鸡汤的危害在于它过于强调了激励的重要性,却没有指出激励的不可持续性。
成功的人,也许是幸运,也许是天赋异禀,使他们在越过不舒服区的时间大大缩减,形成更加长期的无意识的高水准行为。
这是不是对我们努力的一种启发:
坚持的终极目标是无意识的行为,是与生活的无缝融合。
自我激励等正刺激,也许需要被合理谨慎的使用。
比激励更重要的是——过程的优化。任何傻瓜都知道要努力,只有少数人懂得要优化减少用力的程度了。
到最后你发现,你真的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一个是你需要很挣扎才能坚持下来的。需要很多挣扎的都死在了半路上。
你当然可以认为这是失败者为自己找的借口,你也可以认为这是无用的鸡汤让无知的人沉醉在幻境中,但我希望你能真的理解我真正的意思——只有真正接受内心的不舒服,接受你现在需要休整的事实,你才会静下心来平静地走出第一步。
————————
为了加深大家对这个内容的理解,我推荐一篇我以前写过,但是最近又更新了的文章。
更新集中在中间如何利用自我意识的方法。12.20更新
哪些事做起来无聊但坚持越久意义越大? - 徐佳鑫的回答
第二个很重要的道理是,除了自身的病患或亲友离去的痛苦是真实的,其他的痛苦都是你自己的价值观带给你的。
第三个道理是与第二个有关联的,就是别人指责你的事情或批评的你的理由,往往最能伤害你的,是那些你也这样认为的事情。
第四个道理是其实人跟人之间差别其实不大,所以不要与别人去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长跑,你可能不会是第一名,但也不不太会是最后一名,和前面比你会有动力,和后面比你会有幸福。但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第五个道理是永远不要与人去辩论,你也很难把别人辩服,因为立场不同,因为没有对错,只有规则,只有利益。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懂得你在玩的游戏的游戏规则,然后玩好它。
前面五个道理如果你真理解,你会觉得所谓别人的眼光,世俗的看法都不再那么重要,你内心的感觉,你的时间才最重要。
第六个道理是人身体的很多器官的受伤是超过一个界限之后不可逆的,比如眼睛过了假性就是真性近视,牙齿牙龈炎症过长一定会让你牙疼并拔牙的,脂肪肝时间过长就是肝硬化,而这些疾病的初期都是可逆的。
第七个的道理是生活其实是一种运营,时间是你最宝贵的资源,还有钱,关系,都是你的一种投入,自己重视什么,事业,友谊,家庭上,就多投入些,种瓜得瓜,好好平衡各个关系是你要做好的。
第八个道理是要感恩这个世界。如果觉得有触动就应该表达出来。同理,如果觉得这八个道理对你有帮助就记得点赞!
2 想法/点子并不如你想象的重要和值钱。不要再傻逼兮兮地说,tmd这个idea我早就想到过,只是没去做!接第一条,做到才是真牛逼,想到的人有一万个,做到的可能只有十个,或者更少。
3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决定了你的长远生活和和个人状态。例如读书,例如运动,例如养成良好的自律,例如与人沟通时的走心。人们总是被眼下的死线(deadline)挟持,而忽略了真正塑造个人和生活的力量。
4 生活没有成功的模式。很多年轻人是定势思维的受害者(Victim of Stereotype)。不要总觉得有什么捷径,有什么职业/公司/发展模式是一定值得大部分人去追求的。当所有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都想进高盛的时候,他们选择忽视身边一群和他们同样年纪的人以更自由的方式赚到了更多的钱。一个高盛的投行分析师一年可能赚到100万。一个有10万粉的公众号自媒体人一年也可以赚到这么多,但请考虑工作压力和自由度的差异。所以,不要觉得只有高盛才是好的。精英主义是好的,但不要go too far,被它毒害了。
5 很多努力是为了证伪,努力的意义并不总是成功。你有一个想法,你只有努力去做了,才知道这个想法的结果如何。大家总觉得努力就该成功,才是努力的意义。可是,努力(行动)的过程本身就是意义,它让你的想法落地,让你双脚落地,让你更有力量。至于结果,很多时候可能是证伪,哦,原来创业真的会失败呀,原来投行里真的很累的,原来出国回来真的也不好找工作。
6 鸡汤和反鸡汤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你的经历和行动能否对这些具备鉴别力和消化力。我经历了股市大起大落告诉你股市投资有风险,控制心魔最重要,你第一次买股票,连赚了10个涨停板,你当然觉得控制心魔这种说法是鸡汤。同样地,没创业过的人永远都觉得创业者在“忽悠”,在灌鸡汤。
7 客观只存在于事实当中,只有主观的观点。观点背后,全是利益。从来都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也从来都没有真正客观的观点。你要做的是,对这些牛鬼蛇神张三李四的说辞具有足够的鉴别力,这个词的体面表达叫:批判思维能力。
8 成熟不等同于世故,更不等同于放弃普世价值观去合群。最厉害的成熟是将简单纯粹做到极致,看尽生活的阳光,也看透生活的阴暗,但依然像新生孩童一样热爱生活。普世价值观有哪些?正直,勤奋,善良,忠诚,上进。有多少人越来越老后还坚持这些?不是成熟,大家只是在老化。
9 生活就是一场不同代价(tradeoff)之间权衡选择的结果。你想做大事赚大钱,你就要放弃安逸,稳定和对未来的可预见。你要舒适安稳,就要放弃未来发大财,出大名的奢望。生活总是公平的。不存在什么便宜都被你占尽的情况。
10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每个人都曾为了苟且搁置诗和远方,但有些搁置了还能捡起来,更多的人搁置了就永远搁置了,还不忘回头来骂一句 那些讲诗和远方的人傻逼。
如果以上你认同,那么你需要搭配以下问题使用:
为什么「道理都懂,可执行力差」的现象如此普遍? - 秦小明的回答
以上-来自灵魂写手秦小明。照例一个么么哒(づ ̄ 3 ̄)づ
2,永远速战速决。当你在做一件大家都很害怕的事的时候,请冲在第一个,不要往后站,相信我,被前面的人鬼汪鬼叫影响,更可怕。
3,这个社会特别公平。
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机会,真的。关键是人家拿大把机会砸你, 你敢接吗,你有这个本事吗。你随便找家你心仪的公司看看招聘条件,要求你达到了吗。如果没有,你就永远没资格说你怀才不遇。这个世界并没有剥夺你展现才华的机会,而是你的才华压根不足挂齿。
4,再爱的ex,提一次复合就够了。千万别分一次,过不了多久,就想合一次。你要记住,既然能旧情复燃,你们之间的矛盾就能重蹈覆辙。所有的“分不开,也合不来的情侣”,都应该默默的放手,给彼此一条活路。
5,保护好自己的牙齿。牙齿是你最不重视的器官,但也是最傲娇的。一个小洞痛起来能要你命。只是你现在没到时候。勤用漱口水和牙线。
6,这一生只有两件事能报复你。一个是努力不够的辜负。一个是不好好照顾身体的后患。
7,沉默是金,同时要记住,当决定开口的时候,说出的话一定要比刚才的沉默更有价值。
8,当你能力不够的时候,拼命见识一个更大的世界,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先别急,多去读书,多去积淀,世界在那里,又不会跑了。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还会更新。)
读书,读很多书。
对自己负责的意思是,不管是不是别人的错,你不得不承担后果。童年不幸?这不怪你,但是最后买单的是你自己;青春期中二叛逆?买单的是你自己;听信了白痴长辈的人生忠告然后被坑了?买单的是你自己;因为“善良”“心软”被欺骗拖累?买单的是你自己。
尝试认识自己。十几年过去了,你有在任何一方面显示出过人的天赋或者潜力吗?比如记忆力特别好?思维能力特别好?体力特别好?精力特别好?特别善于社交?脸皮特别厚?特别善于洞察和操纵别人?特别好看?没有?那么你不大可能成为励志作品的主角或者不思进取的屌丝父母意淫中可以拿出去炫耀的一张牌。你的上限?你得自己去试试。但不要假设自己能有主角光环。不要愚蠢地乐观(无知且自负?),即使在这个历史片段里,几乎所有人都把这种愚蠢当作上进。
对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两大道理应该更早得明白,这样事业上更有进展、生活上更洒脱。
(警戒线,以下是浓浓的鸡汤)
道理一,无论为谁工作,打工、体系内贡献还是创业,最终都是为自己打工,去哪里都是创业。
因为工作中最重要的投入是自己的时光而不是工作时间,这些是无法减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收获是技能、人脉和品牌而不是当下的财务回报,这些是无法剥夺的,而且那就像一笔理财,时间越长回报越大。如果评价公式是ROI(Return On Investment),I是无法减少的,R又全是自己的,为什么不竭尽全力增大R呢?
然而,我们常常却把I当成工作时间,把R当成工资。当R短期内增长无望的时候,以偷懒来降低工作时间以求降低I。
以我的过往经历而言,第一份工作是在咨询公司。这个行业以辛苦和加班著称,但是因为迅速掌握了高阶Excel技能和VBA大法(传送门在这里:Excel 有哪些可能需要熟练掌握而很多人不会的技能? - 何明科的回答)。所以真心一个人做好几个人的活,还可以保证正常上下班。同时因为表现出色,在晋升和加薪方面也享受顶级待遇。在这种极其体系化的公司,我也很清楚,自己的待遇到了头,再努力也不会换来额外的晋升和加薪。于是我选择了耍小机灵。简单说就是在保证最快上升通道的前提下,不再over-perform,不会过分主动得去帮助团队和客户做更多的事情。而把这个时间省下来自己到处晃荡或者接点零活做兼职。
现在回想起来,要么发现天花板之后迅速离开专注在编程或者互联网创业上,要么呆在原地但是不计较短期得失为客户或者为团队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服务,都会比当时选择偷懒的方案要强。仅有的几次不偷懒而突破自己,超越当时传统思维来为客户服务所做的事情(在用户百分百:大数据改变管理咨询(一) - 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中有提到),不仅在当时很有价值,而且也为我自己带来长久的价值,半衰期极长。可是如果当时再勤奋一点,把它升级成为CNZZ呢?在那个年代,CNZZ和友盟都还连雏形都没有。这些看似为公司为客户做的事情,最后都很容易转变成自己的技能、经验甚至是创业的资源。
道理二,事情总有两面性,要更多看到事情的积极一面,并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抱怨。
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就是管理咨询和随后的投资,受职业的影响,习惯性用冰冷的框架来分析事物并找出问题,因此容易忽略机会和为自己平添烦恼。随着阅历的增加,认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并成为中间的一员,逐渐发现大部分创业者都是乐天派,他们在问题中发现机会并产品化,把负面翻到正面而找到乐趣。在专栏文章中(创业的癌,怎么破? - 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可以发现创业者是多么得坚持及自信而不断尝试,创业失败的人最终有超过半数的人再次回到创业的轮回。
于是潜移默化得也训练类似的思维。比如,员工抱怨公司混乱而臃肿,那能不能想想:这或许蕴藏着更多的机会,能改善的人就能得到提升(如同美国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好脏好乱好快活)。
即使是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那就当机立断选择更换环境,至少知道了一个一定不可行的方向或者环境。“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总比呆在原地抱怨强。
英文有首歌曲叫做,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大致就是我这个意思。即使在糟糕的时候,也会像这首英文歌唱到的那样:Life's a piece of shit... life's a laugh and death's a joke...
……更多文章请到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
……更多回答请看何明科的主页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真的挺大的,比不过就不要硬比了。有时候强行在自己身上找优点跟人家分分高下,挺累的。
2.
跟不太熟的人有时候不用没话找话的。你尴尬想找话说,越说越尴尬。
3.
喝完酒,床头要有水。否则半夜醒来,好渴。
4.
有写东西的不读书了,有打游戏的不读书了,有做买卖的不读书了。但是那都跟你没什么关系,因为他们都是牛逼了以后不读书,千万不要妄想不读书就可以变的很牛逼。
5.
独立的前提是经济独立,还要别人花钱养着的时候是永远没法理直气壮的。
6.
好丢东西,就别用钱包了。钱包的作用,是让所有重要的东西一起丢。
7.
世界上最健谈的人可能是你挂科(考砸)后的爹妈,或者出租车上的老司机。这两种情况如果不想搭话,表情平淡的应和两下吧。
8.
胃不好的话,喝凉饮料,吃辣,真的会肚子疼。真的疼。所以好好吃早饭。
9.
早睡对皮肤好。
10.
如果分手以后,还能很自然的做朋友,做很久。那很可能,你们根本不该分手。又或者,你们根本就应当是朋友。
11.
旧的光环三年左右就开始褪色了。比如高中生的中考成绩,实习时的高考成绩。不是光环暗淡了,而是可能那时候的你自己,已经没自信那么亮了。
12.
喝太多鸡汤和毒鸡汤都会呛死。所谓的成功人士既不相信鸡汤,也不相信毒鸡汤,实际上他们根本没工夫看这些东西。就算偶然看了,也只会一笑而过,根本不放在心上。
13.
Deadline之所以是第一生产力,表明的不是你的潜力,而是懒。比如我拖稿,也因为懒。
14.
珍惜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机会,对很多人来说难得。出色的演讲需要一个好看的PPT,更需要一个好看的人。
15.
愿意把手机拿给你随便看相册的姑娘,好好珍惜。
16.
有时候,驳斥他人的无知有害无益。知道孕妇和WIFI的秘密不是智慧,让你的二姨高高兴兴的知道才是智慧。
17.
贪小便宜吃大亏。但总吃小亏也不会捡大便宜,很有可能捡到大便。让某些恶人得寸进尺的后果,是这亏积重难返。
18.
我这几年才明白,真实的世界,不是单纯的正负能量。它是加了砒霜和草药的鸡汤。一锅老汤,混着鹤顶红和天山雪莲。剧毒,且大补。
努力有时没什么用,但也不并是懒惰的理由。
单身因为长得丑,但也不仅仅因为长得丑。
有些人从起跑线就输了,但终点其实挺远的。
我的回答毫无卵用,但也会有人跟我一样看完它。
为什么我说这世界剧毒。
因为它挺无聊的,无聊到我们将要缠着很多枷锁,吃下很多土。
为什么我说这世界大补。
因为它挺有趣的,有趣到我们可以扛着很多东西,走过很多路。
·END·
本文由liyonghua原创或编辑,互联分享,尊重版权,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搜索
最新微语
- 秋高气爽的时节到了,适合户外各类运动!
2024-09-26 09:06
- updated my blog on 6/17/2024
2024-06-17 23:23
- 天生的产品经理:1、对产品槽点的忍耐度,是否可以察觉细微的槽点;2、新产品和行业趋势的探索欲;3、用户同理心,随时考虑到用户的各类场景;4、直击问题本源,化繁为简的能力;5、把任何事物都看成产品的独特视角;
2022-03-17 03:01
- 工作中如何持续保持自身价值的成长,才是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点。
2022-02-16 15:36
- 不要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只有自己的强大才是立身之本。
2021-01-16 01:26
- 秋高气爽的时节到了,适合户外各类运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