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第10个年头,从迅雷到腾讯,到2次创业,再到陆金所,历经大、中、小、创业各规模之公司;从国外到国内之产品,从客户端到网页、从微站到app各产品形态;从下载工具、IM、游戏、到金融等各类型产品,有幸经历如此丰富的产品,感激上天之厚遇。10年潜心学习,以下对于产品经理的思考,供各位产品同仁参考。
本文尝试回答以下这个问题:
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知乎上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大神张亮回答: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并不能在技能上体现。
如果一定要谈核心竞争力,怎么去发现需求并实现需求,就是核心竞争力。
如果一定要具象化,那么,眼明手快头脑清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11811/answer/15476922
来源:知乎
的确,产品经理并没有像设计师或程序员有一技傍身,对于绝大多数的老板和产品经理来说,2年和10年的产品经理,除了在带团队、沟通等管理软技能方面有所差距,在产品的专业技能上,并无法区分出有多少差距。
那么,我们先定义下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从百度百科一大段文字,摘录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57135.htm
来源:百度百科
我对于核心竞争力(在产品方面)的定义是:产品经理通过时间精力的投入,可以在某方面的能力获得竞争优势,并使得其他人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模仿或学习追上该能力的差距。那么这方面的能力,就可以称之为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
也就是说,产品经理需要在核心竞争力上,不断投资时间、精力进行积累,你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随着你的投入呈现高于线性的增长。把核心竞争力(y)看作为投入(x)的函数,即y=f(x),如果f(x)中x的指数>=1,y随x的增大而加速增大,那么这个核心竞争力就越强;通俗的说,如果我作为产品经理,在某个能力上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多,我这方面的能力越来越让其他人不可企及,那么恭喜你,这个能力就是你安身立命的核心竞争力了!
这个定义用在各行各业都适用,比如你工作10年,另一个毕业工作2年,那么你们在office技能上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office技能无法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又比如,1个工作10年的医生,另一个是毕业工作2年的医生,疑难杂症的病人,都会倾向于找10年的医生,不仅导致了老医生的收入更高,也使得他看各种疑难杂症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又加速了他和年轻医生的能力差距;所以,对医生来说,看病这个职业能力,刚好就成为了他的核心竞争力,类似的职业例子还有律师、投行人士等。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都可以把工作服务对象最终都沉淀在自身能力或口碑上。
那么,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要思考的就是:随着我工作年限的增加,有什么东西可以大于“时间线性”地沉淀在个人身上?让产品经理尴尬的就是所需的职业技能工具,如office、axure、ps、visio、mindmanager 等,1个月足够玩转1个软件常用的功能,这些工具软件的使用“深度太浅”,1个2年的产品经理在几个月之后,在工具软件的使用技能上,甚至会超越1个10年的产品经理。所以,为了找出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像游戏策划一样思考,找出那个“足够深度的坑”,让我们可以放心地把时间精力不断沉淀到此技能之上。
产品经理的道法术器势
道:满足用户需求,为社会创造价值
法:产品的商业模式、用户体验
术:小步快跑,用户参与,快速试错,迭代改进
器:各类(软件)工具
势:把握当下市场趋势,预测未来市场趋势
产品经理的道法术器势,是我对产品经理能力和知识体系的一些归纳总结:
1. 道,是创造产品的初心,在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还必须有益于社会;
2. 法,是产品设计的理念,从“道”的需求出发,推演产品的商业模式:产品如何吸引用户、用户如何使用产品、产品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为何付费等等;既要保证用户体验,又要考虑传播性,还要保证收入等等;
3. 术,一旦确立产品商业模式,就要开始小步快跑,先完成第一个最小可用性的版本,引入核心用户,让用户一起参与产品的迭代演化。用户参与时的反馈,需要产品经理的深度思考,不可盲从;
4. 器,各类工具就是产品经理为数不多的职业技能了,包括office、axure、Visio、mindmanager、photoshop等软件,还包括微信、博客等各类学习、传播的工具;
5. 势,就是1个产品取得成功的“天时地利人和”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天时。任何产品,如果想要有计划地踏准市场的每一步节奏获得提升,非常之困难。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势造产品。
除去管理、沟通等通用软技能,产品经理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基本都包括在以上5个层次。按照掌握的难易程度分别是:势—>道—>法—>术—>器。
势:在一个公司里,关注市场的动态变化,能把握变化趋势、做出前瞻性市场预测的人,少之又少;
道:能挖掘并推进实现有价值需求的人,这个需求要足够撑得起1个产品、公司和新市场,这样的需求和人少之又少;
法:产品模式的设计,一般会和业务模式在一起,在腾讯,部门GM和产品总监会负责此项工作;在中小型公司,一般就是CEO等核心管理层讨论的内容;
术:产品开发和运营的模式,一般就是总监/team leader负责此项工作;
器:就是产品经理个人层次的工具。
所以,归纳出来产品经理“足够深度的坑”,也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候选有:
1. 势:把握和预测市场趋势的能力
2. 道:挖掘有价值的市场需求的能力
3. 法:产品模式设计的能力
下一步,我们要讨论这3个候选的”时间指数“,也就是y=f(x)中x的指数,只有当x的时间指数>=1,才可以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
首先,探讨如何提升“把握和预测市场趋势的能力”。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我的理解是:从宏观、细节等各处留心,脑中始终崩着一个弦“此种行为或现象是否已经或即将流行起来?”比如,地铁上看到2-3人都在用一个你没有使用过的app,那么就要立即开始研究这个app了;又比如,看到某个新的技术或产品,冥想各个可能的用户场景,从而判断该产品或技术的趋势。曾经各种新闻吹捧的google waves,个人觉得没有什么有用的用户场景,果然很快惨淡收场;又比如现在到处吹捧的VR,个人觉得,除了在游戏、影视、室内体验这3个方面的死忠粉丝,VR不会成为主流市场的产品。在国内的流行程度,预测还赶不上目前的apple watch。“把握和预测市场趋势的能力”,有点偏行业敏感度,需要9分的用心再加1分的兴趣,并不是个可以累积时间投入的能力。
其次,探讨如何提升“挖掘有价值的市场需求的能力”。若是在15年前,这个能力毫不重要,整个互联网都是待发掘的金矿。但在数十万app的当下,这个能力就弥足珍贵,纯互联网的新业务拓展,已然是无源之水。现在挖掘下一个大金矿的唯一出路便是跨界,也就是总理说的“互联网+”。通过新的互联网产品模式,对原行业的业务模式做出有价值的变革。最好的例子,便是货币基金余额宝。而跨界所需要的,便是对于这个行业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如果作为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你,可以找到一个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并且愿意和你一起深入探讨,那么恭喜你,你获得了挖掘这个行业需求的能力;又或者,你可以投身其中,比如转到互联网金融,但需要花时间来积累跨行业的知识体系。“挖掘有价值的市场需求的能力”,如果你看好某个行业的互联网+,那么我觉得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还是需要时间的积累,部分满足随时间积累的特性。
最后,是“产品模式设计的能力”。极少有组织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经营方式,是将价值创造的潜能最大化的方式吗?如何改进商业模式,才能更有效的创造更大的价值?” 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在这里。产品总监在互联网公司的职责是:不断观察市场和用户,不断调整产品的商业和运营模式;而传统企业在有了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之后,除了老板会考虑进行变革调整,没有岗位会负责思考这个问题!!提升产品模式设计的能力,来自于主导1个产品的不断演化,并根据数据、用户等反馈不断调整下一次的演化方向。在一次次的迭代演化中,便不断磨砺了产品主导人对于市场和产品的感觉,逐步提升了“产品模式设计的能力”。大多数的产品经理并没有主导过1个成功的商业化产品的机会,所以这个能力在行业属于极度稀缺,可是大多数(传统)老板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能力对于公司的重要性。
讨论完以上3个候选项,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就呼之欲出了:
1. “产品模式设计的能力”:产品经理最核心的竞争力。因为需要有持续主导成功商业化产品的经验,不断进化产品商业模式的能力,并且会随着你主导产品的时间一起(线性)增长。但遗憾的是,虽然可以为公司不断调整创造最大的商业价值,大多数公司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能力的价值,没有设置相应的岗位;
2. “挖掘有价值市场需求的能力”:在需要跨界的情况下,也是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对于一个行业的理解深度,需要各方面的不断积累;
3. “把握和预测市场趋势的能力”:这是做顶尖产品经理的必须天赋值,需要9分的用心和1分的兴趣,还要有不错的运气。
最后探讨下,如果一个产品经理,没有积累到核心竞争力,该怎么办?产品经理需要一些运气,才有机会不断积累核心竞争力。1个40岁的产品经理,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在求职的市场上是件极其可怕的事情。产品经理往前衔接运营、推广和市场,中间衔接产品业务,往后衔接开发和运维。市场推广和产品业务,都是直接和客户接触的岗位,和客户的直接接触,才能把各种人脉、信任等资源逐渐积累到自己身上。所以,没有机会积累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经理,可以多考虑市场推广和产品业务的机会。
以上,作为1个10年产品经理在年底的总结帖,祝各位丙申(猴)年新春大吉!各位产品经理们更上一层楼!
·END·
本文由liyonghua原创或编辑,互联分享,尊重版权,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