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也非常高兴能够与APEC青年创新者一起分享。今天我想讲一下全球视野下的大学生创业的问题。现在全球经济增长的国别动力发生了大的变化,两个大变化适合全球青年人的创业,国别动力在改变,行业动力在改变,使大学生青年人创业面临更好的机会。
国别动力的改变
培养全球视野,把握错配机遇
过去讲全球动力,如果用全球这个词大家很容易想到主流市场,就是欧洲和美国,特别是美国。首先,现在大家如果仔细看全球经济和消费,乃至投资,主要的动力大部分其实来自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如果我们去看全球经济增长,几乎1/3以上是由中国来贡献。这个增长不是大家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是不是中国投资密集型导致,如果大家仔细看,现在消费也是这个情况。消费市场增长也越来越多来自中国和亚洲。其次,全球外资,特别是ODI直接投资,近年来出现了这个迹象,越来越由亚洲和中国投资者对全球提供更多的贡献。第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出现,全球投资拉动当中一大块就是基础设施的发展,既有经济价值也有社会价值,这能够改变贫困面貌。因此全球基础设施未来主要增长也是在亚洲。
这对于亚洲青年人来说变得非常有意思,或者对非亚洲的其他国家青年人来说也是非常有意思。怎么样能够看到这样一种改变?如果是亚洲的青年,我希望他有全球的视野,看到亚洲在全球动力增长当中的贡献,年轻人能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果是非亚洲青年,希望他能够看到过去由欧美主导全球经济增长的改变,更加重视亚洲资源的发展,包括自己在亚洲影响力的发展。
首先要有全球视野。全球现在有几个重大的变化。欧美消费资产现在非常便宜,过去欧美消费资产主要是在欧美本地,现在欧美本地消费增长非常有限,使这些消费资产价格比较低廉,比较合理。同时在中国和亚洲消费市场增长非常迅猛,大家仔细看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市场中国亚洲市场份额能占全球主要份额,光中国很多行业市场份额占全球20%-40%,比如说大家熟悉的时尚奢侈品,包括旅游、电影。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电影院线市场规模今年能超过美国,在海外低价格的消费资产跟中国亚洲高成长的消费市场之间的错配,如果能够投资海外低价格消费市场后,帮助它实现中国和亚洲的增长,这种海外消费资产价值恢复是非常容易的。
第二个错配机会是欧美低成本资金带来资产高回报的错配。特别是美国的利息很低,欧洲、日本更低。自从经济危机恢复措施以来,2007年底以来,保持长达7、8年低利率环境。现在老百姓活期存款在欧洲很多国家是负成本,存款还要给银行钱。这样低成本的资金和中国高回报资产之间有错配。如果实现海外低成本资金能获得中国关联资产高收益的回报,这是非常好的价值错配模式。
第三个错配,中概股的问题,中概股PE 6、7倍,PB中位数只有0.3倍,今天股市跌的比较惨,但是跌完后A股股票中位数还有30几倍,PB还有3-4倍,因此中概股回归A股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如果青年人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出发,要能看到这种错配的机会。
全球创新还要具备全球的能力,最基本的是语言。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能做到,比如说很多人能说一国或者其他两国的语言,中国很多年轻人英语没有问题,我要说英语的确非常重要。我读大学时英语成绩很好,但是英语的听说能力不好。今后年轻人要想在全球有创新能力,我觉得语言是根本的。
除了语言很重要的还有文化。比如说在微信群、论坛,以及私下里的一些场合,很多年轻人表现爱国是很好的,但是爱国有时走过头变成民粹主义就不好了。青年人还应该有全球视野,全球的胸襟,我们要懂得相互包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都有它的好处,我们尽量不要抬高自己压低别人,或者说完全接受不了人家的习惯想法。所以我觉得包容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走向全球一定需要包容。
价值创造能力。如果只有语言和好的文化还是不够。我在这里分享复星模式CIPC方法论,第一个C选准客户群,如果你要创业,你要想清楚是为哪个人群服务,不同人群选法可以不一样,复星视中产家庭、高净值人群为核心客户。
I是投资,选定客户群之后,围绕这个客户群健康和快乐的需求,在全球生态圈找机会进行投资,用投资的方法发展自己的产业。
P既是一个产品,也是人的意思。很多人会专注在资产端,刚才我看有一个小伙子给我展示了咖啡的拉花机我觉得非常好,这就是很好资产端的东西。现在年轻人创业既要关注资产端的产品优化,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同时也要注意负债端产品的设计。初创企业一开始很重要的就是投资,怎么样说服你的投资者愿意让大家把钱投给你或者是借给你,
P既有资产端产品,也有负债端产品需要精心设计。
C回归用户。我曾经听马云说过要永远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当时不理解,多年后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如果你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是生存不下去的。当客户跟员工利益发生冲突时,你要勇敢站在客户这一边。客户利益和投资者利益发生冲突时,你应该首先保护你的客户。你保护客户才是长期保护员工成长,长期保护股东的价值,这是非常重要。如果用CIPC方式构想许多创业点子会更加完善一点。
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能力后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从中国走出去,你真的想融入全球,获取全球资源还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培养。很多同学知道读大学为什么要读四年本科,为什么硕士还要读两到三年,你要真正成为专业的人,习得专业技能,把这项技能内化到身体里要有时间,学习规律就是6-7年。从我们自己的经历也能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我们开始把自己公司变得更加全球化。3年时间内复星在海外投4亿,前5年加在一起一共投16亿人民币,大家觉得非常慢。5年时间16亿人民币我们积累了什么,我们积累30多个海外合伙人,我们开出4、5个海外办事处,有了人的积累,慢慢第6年、第7年,投资项目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如果像我们这样的公司习得全球化能力,我花了六年时间。青年人要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人才,全球有竞争力的项目,我觉得要有足够的耐心,5-6年非常必要。
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包括年轻人过去比较专注的是在制造这个方面。过去中国以制造大国闻名全球,现在开始中国会越来越以消费大国闻名全球,未来中国将以资本大国全球闻名。如果你跟资本大国定位做创新,我相信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复星的全球投资地图,很多都在一路一带上。
行业动力的改变
拥抱移动互联网、提高全方位素养
过去每个行业都有一些全球性的领袖企业,最近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最重要的挑战来自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成长令绝大多数传统商业都感受到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及时应对,我觉得对有些领袖企业来说生存都是问题。中、美、日等一些国家,他们是单一客群,同一种语言、同一种货币、同一种税收。我个人觉得移动互联网成长对传统行业发起影响生存挑战时,移动互联网给了青年人最大的机会,移动互联网非常适合年轻人。
很多移动互联网是致力于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社会的需求破坏。很多年轻人不用长辈教从小就接受这个观点,减少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一些成年人相反还要学习这样先进的观点。
移动互联网是高度用户体验经济。前一代的企业是从供应商角度出发,青年人很了解用户,用户有什么需求我们就满足他。
移动互联网致力于解决痛点,不是提供一个泛泛而谈的价值,而是根本性解决痛点。这一点和传统商业有什么差别?互联网讲求行动效率,行动效率以周为单位计算,这在传统企业很难想象。这些特色都证明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青年人更容易成功,并且移动互联网给了青年人机会,能够直接挑战行业老大。
我们这样的企业经过痛苦的思索,2012年就在转型,现在我们已经痛下决心深入融入到互联网。我们重点做三件事。第一,勇敢积极投资纯互联网公司,去年投资38亿,今年比例还会上升。纯互联网公司现在真的是挺多的。很多企业有庞大的用户群,但是用户是没有被计算过价值的,价值也很难被计算。但是客群量非常大,进行O2O改造后成长空间是非常好的。

我们在推动自己已经投资的企业,包括员工要融入到互联网里面去。我们自己有一个星际计划,目标是把线下客户,把我们的员工尽量发展成为跟复星有频繁长期联系、交流交易的用户和员工,我们目标希望不久的将来通过星际计划复星直接拥有1-2亿的客户群,这些使我们的销售和长尾效应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
要做全球创新,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第一,企图心。你对自己要有高标准的要求,当然我觉得人追求可以不一样,有些年轻人追求舒适的生活,随意都很好。如果想创新创意,但没有强调的企图心,没有设定高的目标,并且想实现它,没有这样的内需动力我相信很难成功。
第二,企业家精神。里面包含很多内容,我试着解释。作为企业家你永远是乐观的,你总是想象明天会比今天好。很难想象抱着悲观思想的企业家,我觉得不可思议。企业家一定是积极、乐观、向上。
另外要有非常严格的自律,你要守自律,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做赌徒赢不了。
第三,在乎你的客户。
第四,结果导向。
很多年轻人说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么辛苦的劳作难道不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报酬和奖赏。如果用企业家精神思考,最重要的不是你的付出而是结果。如果耗费很多资源,包括你自己的时间生活,最后没有结果还不如不消耗。
还有人跟人之间的竞争力就是学习能力,你比对手快一点,你的成就就是非凡的。中国青年人要赢得创新,这几点都是非常必须和必要的。谢谢大家!
本文由liyonghua原创或编辑,互联分享,尊重版权,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发表评论: